永德县“直过民族”主要有佤、布朗、德昂、拉祜、傈僳族等5个民族,“直过区”有德党镇的大坝、户乃、忙见田、牛火塘、忙海、勐汞6个行政村和大山乡的大山1个行政村,共7个行政村,涉及79个自然村(组)4880户19427人,其中:少数民族人口10822人,占55.7%。
教育程度是决定一个民族或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指标。受居住位置、生存环境、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,永德县“直过民族”除居住在县城周边的条件相对较好一些外,大部分地处偏僻,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,生存环境差,经济基础薄弱,存在着严重滞后性。加大教育投入,狠抓“直过民族”的教育问题,是推动永德县“直过民族”脱贫发展的根本之路。
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,“直过民族”“直过区”教育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。“直过民族”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,提升了参与“直过区”发展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据统计,永德县2017年“直过民族”聚居区接受义务教育2077人,少数民族人口823人,占44.4%。其中学前教育319人,少数民族人口158人,占49.5%;在读小学1245人,少数民族人口562人,占44.8%;在读普通初中513人,少数民族人口203人,占39.6%。教育是“直过民族”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。然而,受居住地域、产业发展、思想观念、县乡财政等方面影响。从整体水平来看,永德县“直过民族”人口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,一是“直过区”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,校点布局不够合理,教育发展不平衡。二是部分教学用房和师生生活用房年久失修,有危房存在。三是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中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没有完全得到保障,“普九”的成果基础相当脆弱,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有待继续提高。四是农村“留守儿童”关爱体系不够健全,因厌学导致的辍学现象抬头。
加强“直过民族”家长思想教育,改变因循守旧观念,转变供子女读书意识,是提高“直过民族”适龄少儿的入学率、升学率、巩固率和完学率的途径,针对“直过民族”学习的吸收度较弱,技能的掌握度较慢,就业的适应度较低,“直过区”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特点,永德县将在设置专业、配备教师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地制宜,加大投入,改善“直过区”教育环境,改变“直过民族”怕学、厌学情绪,调动“直过民族”的学习积极性,努力培养“直过民族”人才,推动“直过民族”社会发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