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日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。回首6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,昔日经济落后、交通闭塞、瘴疠肆虐、兵匪横行、民不聊生的穷乡僻壤临沧,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,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,临沧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、各个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,谱写了临沧人民自强不息、百折不挠的壮丽史诗,奏响了临沧蒸蒸日上、富民强市的恢宏乐章。 党的建设篇:全市党支部从1953的11个发展到了2008年的3435个,成立了党总支312个,党委136个。共产党员也从1953年的167人发展到了91468人。这些党员分布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之中,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赖,成为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。尤为可喜的是在党员总数中,少数民族党员达33832人,占党员总数的36.99%,妇女党员达17011人,占党员总数的18.6%,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头人。 干部队伍篇:到2008年,全市各级各类干部总数达46905人,其中:妇女干部20341人,占干部总数的43.4%;党员干部19289人,占干部总数41.1%;少数民族干部16541人,占干部总数的35.3%;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35193人,占干部总数的75%。这些干部都是建国以来经各级党组织精心培养逐步成长起来的。在党的领导下,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、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,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与党中央保持了政治上的高度一致,为了党的事业,人民的幸福,他们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埋头苦干,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。在他们中涌现了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。到2008年,有30人被评为感动临沧人物;有9个集体、65人被表彰为为临沧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创业者;20个单位和105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大会上被市委、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。 经济建设篇:临沧从1952年成立以来,经济迅速发展。195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只有0.87亿元,而2008年已达到156.9亿元,增长180.34倍。1952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01元,处于极度贫困状态。改革开放以后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“隔几年上一个台阶”。1980年281元,1985年338元,1990年619元,1995年1534元,2000年2471元,2008年达到6605元。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,财政实力不断壮大,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57年的741.58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5.5亿元。地方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、切实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。 解放前,临沧基础设施支离破碎,新中国成立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全市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,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。2008年,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。全市通公路里程1.37万公里,925个村(社区)通路892个,实现了市到县油路化、县到乡弹石化的基本目标;全长252公里、历经6年艰苦努力的祥临公路已全线贯通,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增加了446公路;投资3.9亿元的临沧机场顺利通航,澜沧江水运交通得到发展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,先后建成218座水库、电站、人畜饮水等一大批水利工程,水利工程供水量达到9.85亿立方米。以“国家级园林城市”为目标的城镇化建设成绩斐然,1978年以来的30年,先后共增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8.26亿元,8县(区)和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日趋完善,耿马县城恢复重建,镇康县城搬迁顺利完成,城镇化率提高到27.2%。全市新农村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。通信和信息传播条件彻底改善。 人民生活篇:解放前,临沧市城乡居民过着食不裹腹、衣不蔽体的苦难生活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,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,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363元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74元;全市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84.45万人,减少至2008年的50.43万人。全市925个村(社区)委会通电897个;自来水受益村887个村;通公路892个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7.71平方米,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7平方米。劳动力就业人数不断增加,工资水平不断提高。2008年,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.2万人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694元。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.11万人,增加农民收入4.06亿元。 高档耐用消费品和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。1978年以前,自行车、缝纫机、钟表和收音机“三转一响”成为城乡居民家庭富有的象征。历经80年代的彩色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“新三件”。90年代的电话、数码相机、移动电话等,以及进入新世纪的家用电脑、摄像机、汽车等的变化,城乡居民中低档耐用消费品已基本普及,新型高档用品渐成居民新宠。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。全市已基本奠定了以“三条社会保障线”为主体,其他社会保障相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架。养老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、医疗保险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,保障面不断扩大,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。2008年,全市城镇居民有54605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,农村居民有20706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;有121791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。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,全市有175.85万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,参合率达87.71%,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有所缓解;全市8县(区)的77个乡(镇、社区)都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,2008年末,有4.6万城镇居民和26.17万农村居民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。 产业结构篇:新中国成立初期,临沧产业结构失调,农业在经济中占较大份额。1978年全市一、二、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9.7:15.9:34.4,2000年调整为45.9:25.8:28.3,到2008年又调整为36.3:32.8:30.9,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不断优化。非公有制经济显示出勃勃生机,2008年实现增加值52.7亿元,在经济总量中占全市GDP34.2%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。 社会发展篇:教育事业持续发展。解放前,临沧教育事业非常落后。新中国成立后,特别是1978年以来,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,着力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。2008年,全市有各类学校2981所,在校学生39.16万人,基本实现“普九”。其中,普通中学126所,是1952年1所的126倍,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1.4万人,是1952年1517人的75.15倍。1957年全市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,2008年,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1所,在校学生19898人。普通高等学校从无到有,在校学生7087人。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完善,“两免一补”全面实施,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,初步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。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。1952年临沧仅有文艺表演团体2个,文化馆3个,群众文化生活非常单调。改革开放以来,文化事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。随着民族文化精品和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顺利实施,独具特色的以佤族文化为代表的临沧文化逐步彰显魅力。民族文化大市蓬勃开展,“世界佤乡·中国临沧”的区域文化品牌、“滇红之源”的茶文化品牌、“秘境临沧·创意天堂”旅游文化品牌等等,使临沧的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,基层文化设施逐步改善,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,文化事业空前繁荣。到2008年,全市有文艺表演团体9个,文化馆9个,图书馆9个,电影队44个,广播、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2.88%和94.57%;广播、电视、报刊等已成为临沧市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,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卫生医疗事业不断进步。市、县(区)、乡(镇)三级医疗救治、紧急救援、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建设体系不断完善,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。特别是2000年以来,取得了抗击“非典”,防治鼠疫、霍乱、“禽流感”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的胜利。2008年末,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54个,是1952年的177倍;市县区医院23个,是1952年的3.29倍;乡卫生院所83个,是1952年的41.5倍;拥有床位4172张,是1952年的208.6倍;卫生技术人员4253人,是1952年的48.33倍。预防保健工作稳步发展,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。2008年全市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,参合农民达175.85万人,参合率达87.71%,广大农民享受到了新型合作医疗所带来的实惠。 体育事业方兴未艾。临沧市体育事业坚持以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出发点,以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、完善业余训练体系、增强竞技运动为核心,积极发现、培养、输送竞技体育人才,体育事业稳步发展。特别是2000以来,全民健身意识增强,健身运动广泛开展。2008年,全市运动员共获奖牌21枚,其中:金牌3枚、银牌7枚、铜牌11枚。民族体育和残疾人体育也稳步发展。 60年,弹指一挥间。今日的临沧,正逐步向世人展示其鲜明特色,成为世界著名的“滇红”之乡、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、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、云南重要的蔗糖和酒业生产基地、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