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咳嗽通常是外感风热引起,治疗药物有清热化痰药、止咳平喘药、清热解毒中成药、抗生素、抗病毒药等。
1. 清热化痰药:热咳嗽常伴有较多痰液,清热化痰药可有效缓解。如氨溴索,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,减少黏液腺分泌,从而降低痰液黏度,促进痰液排出。羧甲司坦可使痰液中黏蛋白的双硫键断裂,降低痰液的黏滞性,使痰液易于咳出。乙酰半胱氨酸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断裂,降低痰液的黏滞性,并使之液化,易于咳出。
2. 止咳平喘药:当咳嗽伴有气喘症状时,可选用此类药物。如氨茶碱,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,抑制过敏介质释放,在解痉的同时还可减轻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。多索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,减少环磷腺苷的水解,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,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。沙丁胺醇为选择性β₂受体激动剂,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₂受体,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,可缓解咳嗽、气喘症状。
3. 清热解毒中成药:具有疏风清热、解毒利咽等功效,可改善热咳嗽症状。如银翘解毒片,主要成分有金银花、连翘、薄荷等,能辛凉解表,清热解毒。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、黄芩、连翘组成,有疏风解表、清热解毒的作用。清热解毒口服液含有石膏、知母、金银花等成分,可清热解毒,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、烦躁口渴、咽喉肿痛等症状。
4. 抗生素:如果热咳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,可使用抗生素治疗。如阿莫西林,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,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、破裂。头孢呋辛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,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抗菌活性。阿奇霉素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,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,从而起到抗菌作用。
5. 抗病毒药:若热咳嗽是由病毒感染导致,可选用抗病毒药。如利巴韦林能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,对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。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,通过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和复制,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。阿昔洛韦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,干扰病毒DNA多聚酶,抑制病毒的复制。
热咳嗽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。清热化痰药可促进痰液排出,止咳平喘药能缓解咳嗽气喘,清热解毒中成药可改善整体症状,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则针对相应的病原体进行治疗。但在使用药物时,一定要遵医嘱,避免自行用药。如果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。